一、
功能
思品课主要是关注学生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方法论问题,关注政治立场、观点、方向问题,关注法制意识、道德意识、社会规范等问题;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、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问题,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、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问题。
二、内容
思品课往往注重“高、大、全、远”的人物、事件、理念、原则、规范等,事迹虽然感人,却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;而心理辅导活动课比较注重“真实小近”的人物、事件、心态、理念及价值判断等。往往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人物、具体事件切入,引发学生的思考,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。
三、
实施形式
思品课侧重由外向内的理论灌输和道德教育;而心理辅导活动课侧重于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、自我感悟、情绪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。
四、
操作技巧
思品课依据教学规律来进行运作,讲究的是教学常规、教学技巧、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;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是依据团体动力学规律,讲究的是运用倾听、关注、理解、共情、回馈i、重述、引导、面质、具体化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与辅导艺术。
思品课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又有交叉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属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。思品课吸收了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、方法和技巧,从而使两者从外在形式上来看似乎越来越靠近了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