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论文 > 在主动参与中提升数学课堂实效性

在主动参与中提升数学课堂实效性

2014年03月17日 10:01:36 访问量:675
        七里河区西站小学   包映政
        【摘要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做法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、创设情境,激发参与的动机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二、创设条件,引导学生动主参与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、鼓励独立探索,培养主动参与意识
          【关键词】主动参与  数学  实效性

    众所周知:“教育是立国之本 ”。当代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,是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栋梁之才。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。因此,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,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摆在我们广大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。素质教育中核心内容之一,就是主体性教育,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,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,使它们成为学习的主人。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,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启发,点拨,设疑,解惑的主导作用,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性,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,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,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创设条件,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,谈几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,提升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粗浅的做法。
    一、创设情境,激发参与的动机
    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向往,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,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,是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,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,老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,刻意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。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,才能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。
    1、创设问题情境是老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和心理之间创设一种“不协调”,把学生引入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中,诱发探索性的思维活动,激发起参与兴趣,如我在教学“圆的认识”一课时,我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圆形实例,学生列举的有圆形钟表,杯子,自行车轮胎等等。这时我说:“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,不做成方形的或椭圆形的呢?”这时全班同学议论纷纷,到底车轮为何做成圆的呢?我说:“我们学了圆的认识后,相信你们会明白的”。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学习。
    2、创设操作情境
    心理研究表明,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,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,思维就得不到发展。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,关键在于动手操作,因此,在教学中,老师要善于创设操作情境,让学生亲手发现新知,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。我在教学“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”一课时,我说:“昨天,我在商店里买了一个正方形的相框,想把它妆扮得更漂亮,准备在相框的四周围一根红绳子。请想一想,我应买一根多长的红绳子才够用呢?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,哪个同学想的办法多?”于是,学生拿出与相框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和一根绳子,开始主动探讨绳子长度的计算方法。这样,从围相框需要多长的绳子的实例情境出发,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,学生可多渠道解决这一问题,同时,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概念,求法及公式全蕴含在学生的操作之中,为下面抽象出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    二、创设条件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
   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,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,使学生把课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,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,素质的形成。
    1、让学生在操作中参与,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:“活动是认识的基础,智慧从动作中开始。”在教学中,老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好动,有意注意能力差的特点,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,亲自参与学习过程,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,从而完成知识的“发现”过程和获取过程,如教学8加4,先通过摆感知操作,在盒内有8个皮球,盒外有4个皮球,怎样移动盒外的皮球,就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?通过从盒外拿个皮球放进盒内,一眼就能看出盒内共有12个皮球,这时,学生对8+2有了初步的感知,接着通过想,形成操作,当学生对8+4有初步感知后,让学生再次操作,形成表象,把盒外的4个皮球中拿2个放入盒内,这样就把4分成了2和2,盒内8+2得10,盒内外一共有10+2=12个皮球,然后让学生看操作过程,想计算方法。最后通过说,内化操作,通过说操作过程,说计算方法,概括出“凑十”法,8+4,凑满10需要2,把4分成2和2,8加2得10,10加2得12。这样,学生在动手中思维,在思维中动手,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动口,多种感官参与学习,不只使学生学会了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了。
    2、让学生在比较中参与
    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,通过比较不仅可以弄清事物的联系和区别,加深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,还可以从比较中找出事物变化的规律,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,形成新的认知结构。如我在教学“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”一课时,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分六步法参与学习,①观察周长和面积的动态演示,体会周长和面积的不同。
②举例说明:在什么情况下计算周长,什么情况下计算面积。③讨论并概括长方形周长与面积有哪些不同?④编一道求长方形周长的题目。⑤编一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。⑥综合练习。前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在参与中弄清概念,明确特征,理解关系,知晓算理,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;后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动手操作,动脑思考,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,培养思维的深刻性。
    3、让学生在练习中参与
    课标指出:“小数数学教学,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,还要长智慧”。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小学对知识的掌握,往往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,设计多层次的练习,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,还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独立性,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展。在教学完“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后,我设了三个层次的练习。
    1、填空:①周铁丝围成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,它的周长是(              )厘米。
②一个长方形枕套,长50厘米,宽30厘米,四周缝上花边,要用(              )厘米长的花边系。
    2、量一量,算一算,①毛巾的周长,②数学书封面的周长。
    3、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
    从笑笑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(如图),你能说出哪条路近?那条路远?

    三、鼓励独立探索,培养主动参与意识
    赞可夫认为:“学生的反映是个体能动性的反映过程,应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,通过探索,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”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,独立探索。在思维的拐点处不急于点拨,不过多暗示,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,探索。如在教学完分数应用题后,我出了这样一道题,种一批树苗,第一天种了20棵,第二天种了余下的1/4,这时已种的和没种的同样多,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?学生对这道题颇感兴趣,有的学生动手画线段图,有的托着下巴苦苦思索。大家思维活跃,争论不休,但思路都有受阻的地方,这时,我在问题的关键处给了学生的思路点拨:“第二天种了后,已种的和没种的同样多,说明没种的也有20棵和余下的1/4。”老师的点拨,唤醒了学生的多种思路,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,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打下了基础。
    总之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,发挥主体作用,提高学生素质,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。
编辑:张校长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 特此声明。